杨丹
走进柘荣县城郊乡靴岭尾村,扑面而来的既有美丽田园风光,又有浓厚的剪纸艺术气息,可以说是“处处皆景、步步为画”。这一切与靴岭尾村妇女有着密切的联系。
(资料图片)
五年前的靴岭尾村,产业无特色、村庄脏乱差,是个城区近郊毫不起眼、无人留意的小村子。
近年来,靴岭尾村借助乡村振兴机遇,坚持以党建为引领,凝聚人心,广泛动员全村186名妇女群众参与到乡村发展和乡村治理工作中来,实现了乡村华丽转身、美丽蝶变,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,先后获得了“福建省乡村振兴实绩突出村”“福建省乡村治理示范村”“福建省妇联‘三百五有’达标村”“福建省美丽培育村庄”等称号。
树好“党旗巾帼红”
在农村,妇女“柔肩可负百斤重,纤手能裁万缕红”,是生产和建设的主力军。村党支部围绕如何团结妇女投身乡村振兴,破题发力,建立了定期联系妇干制度,每年召开2次以上的联席会议,让妇女骨干提困难、讲问题,凝聚众智,共谋良策;同时,以党建联盟为依托,移植他乡妇联好经验好做法,真正带红、带强妇建工作。村里还面向全体妇女,聚力打造“文创田园·妇女微家”,让妇女心事有处说、意见诉求有人管,充分营造可亲可近、幸福温馨的“娘家”氛围,为妇女干事创业撑好了腰、鼓足了劲。
唱好“中国好声音”
村党支部吸纳了全国三八红旗手章月英、剪纸能手章小云等6人组建了“小板凳”巾帼宣讲队,用方言快板把党的方针政策送到妇女群众心坎上。特别章月英时常讲述自己在党的引领下,在建国初期战天斗地、发展村庄的故事,让妇女备受鼓舞。村里还经常举办农民剪纸艺术作品展,以剪纸为载体传递正能量。特别在重要节庆,开展了“百福庆华诞”“巾帼心向党、喜迎二十大”等剪纸文化活动。像这样的活动,每年举办30余场次,让党的声音浸润心里,让“颂党恩、听党话、跟党走”成为了群众共识。
演好“指尖舞蹈者”
2018年底,在村党支部的牵头下,妇联启动了“指尖上的舞者”志愿服务项目,引入省市级非遗传承人作为帮带导师,通过开办公益培训40期,培养了剪纸能手30多人,让妇女剪纸蔚然成风。2021年,在导师指导下,村里的妇女们还开发出了剪纸春联、剪纸伴手礼等文创产品,深受消费者欢迎,初步形成了剪纸文创产业链,2022年累计文创关联产品产值达到了300多万元。这些指尖上的舞者,丰富了村庄的特色文化内涵,引来了游客,促进乡贤回乡参与旅游业态的开发经营。如今的靴岭尾村,改头换面,成了福建省金牌旅游村、宁德市示范金牌旅游村,成了兼顾颜值与流量的“网红村”。
当好“乡村俏媳妇”
常言道,家有贤妻胜良田万顷。每年年末的时候,村里都会开展“五好五星”“最美媳妇”等评选活动,贤内助们通过“吹吹耳边风、讲讲软细语”,使村内形成“人人争最美、家家比文明”的良好氛围。在“五个美丽”乡村建设中,人人都当参与者。同时,妇女们还积极参与“乡贤诸葛会”、“草根和事佬”调解队,走出方寸之地,为村庄发展建言献策、贡献了许多力量。在近三年抗击疫情的过程中,村党支部组建了疫情防控志愿服务队,村里不少热心的妇女自觉承担起排查登记、防疫宣传等工作,风雨无阻为县内交通卡口值班点送宵夜,县城里的老百姓看见靴岭尾的媳妇女儿们,常常竖起大拇指,夸她们个个心灵美、长得俏。
“妇女能顶半边天,管教山河换新颜”,在党建引领下,靴岭尾村的妇女通过一人带一家、一家带一片、一片带一村,擦亮了“巾帼红”底色,促进了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,巧手裁出了乡村振兴新画卷。
标签: